抗日名将唐生智素来有“善守”的名声,无论是在淞沪会战还是南京保卫战,日军在他的坚强防御下都曾寸步难行。现在唐将军所辖不过两个用以守备地方的师,共计2万余人,却要应对苏军强大的新西伯利亚方面军接近40万人的兵力,仅正面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兵力就达6万,敌我实力对比异常悬殊。/ W, A! e8 K0 l
身临险境,唐将军依旧从容应对。早在9月,他已悄悄收拢部队,并加固了巴彦乌列盖地区的防御工事;在11月3日苏军炮击前,唐将军通过审问抓获的苏军士兵得知了苏军进攻计划,因而先期进行炮兵反准备,给苏军炮兵造成重大杀伤。在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面前,唐将军带领部队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在撤退中巧妙安排伏击和反突击,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有一个团在乌列盖城附近被包围歼灭。据统计,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所辖近卫坦克第3军和坦克第29军在突破巴彦乌列盖地区的行动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员和接近一半的坦克及装甲车辆。
. ]3 H9 G7 S! a6 r% d" |" E由于众寡悬殊,在坚持抵抗了1个月以后,中国军队战死、战伤人员已达8000余人,新21师下属各团都只剩下了一个营左右的兵力,62师有7个连成建制牺牲。唐将军被迫率军撤出巴彦乌列盖,并于1946年初在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机械化第10军的夹击下退入外蒙古南部城市尤松布拉克(现名阿尔泰)。' k; l) K5 d& n8 o2 ^$ k
此时外蒙古各战线的态势是:国军5个军共计19万人正在科布多和色楞格抵抗外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2方面军共计40余万苏军的进攻,由于国军已把这两个地区修建成筑垒地域,配备了大量重机枪、堡垒和反坦克壕,苏军无法发挥其兵力优势,再加上华西列夫斯基给这部分苏军的任务是牵制国军主力、使其无暇支援在外蒙古西部苦战的唐生智所部,因而两方面军在此地进展缓慢;李弥将军的第8军于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离开库伦,准备前往乌列盖支援第88军,然而在乌里雅苏合遭遇新西伯利亚方面军所辖近卫第7集团军,就地展开了拉锯战;唐生智将军的第88军伤亡过半,即将在尤松布拉克陷入苏军主力合围。为全歼外蒙古国军,远东苏军总指挥部于12月9日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下达指令:“……应于本月15日前消灭尤松布拉克当面的顽固敌军,或将其驱逐至新疆境内……占领库伦后,方面军应当以全部或大部分兵力共计科布多、色楞格两处敌军背后和侧翼,使他们没有机会撤退……上述任务应当于明年3月前完成。华西列夫斯基、伊万诺夫。”. ]3 ~1 Y( U. G1 Q3 X" {
关键时刻,为了最大限度破坏苏军夹击国军主力的企图,为了给国民government争取到更多调兵遣将的时间,唐将军放弃了全军撤出外蒙古的机会,而是在尤松布拉克城内同苏军展开了残酷的巷战,并计划用最后一份力量对苏军发动反突击。1945年12月31日夜,新21师残部从城南冲击苏军包围圈,吸引了苏军的注意力,然而这只是佯动;于此同时,62师5300余人借着夜幕的掩护从城西突出,对苏军展开了全面进攻。苏军由于麻痹大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所辖近卫机械化第5军由于国军攻击和友军误伤,一夜间死亡4200余人,失踪200余人,重伤8700余人,各师均失去了战斗力;空军第9集团军误以为国军在组织大规模突围,出动大部分歼击机和轰炸机袭击尤松布拉克市区,然而国军已全部出城作战,苏军的袭击因此落空,反而误伤了城内红旗第1集团军的士兵。, G2 C, R# a1 @! ^. ^% M
面对不利局面,一向以铁腕治军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军事委员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中将当机立断,组织了由警卫连和集团军直属部队构成的督战队,一旦发现有不听从指挥或者试图后撤的苏军士兵即行射杀。这一无比残酷的举动虽然使许多无辜的士兵死于来自战友的攻击,但却有效地制止了苏军的混乱局面,各师、各团开始收拢部队,应对国军的突击。由于双方的兵力差距实在太大,局面开始向朝第88军不利的一面倾斜。
& p7 h" U: e7 _2 y新21师在巴彦乌列盖地区的战斗中已被打残,此时作为佯动部队又受到了苏军的重点攻击,终于不支,团营级干部几乎全部阵亡或重伤,只有255团团长李一鸣中校能够继续指挥部队。凌晨1时30分,师部与唐生智将军取得联系,接到了结束佯动、同主力会合的命令。在收拢部队后,师长罗君彤少将把剩下的人分为两组,师部和损失较轻的师直属部队先头突击,李一鸣带领255团阻击敌人。凌晨4时许,罗君彤率新21师余部千余人与第88军主力会合,随即转入对苏军的突击中;255团最终全军覆没,李一鸣中校遭苏军飞机投掷燃烧弹轰炸牺牲。$ a I2 r0 x5 |
至拂晓时,第88军人员编制被打散,中高级指挥人员大部分死伤,实质上已失去作战能力。就在此时,唐生智将军遭到一发迫击炮炮弹的正面轰击,身负重伤。他自觉无力继续战斗,便拿出预先写好的遗书交给罗君彤,命令他带队突围。然而造化弄人,罗君彤少将等80余人在战斗的最后时刻成功突围并进入新疆境内,但是在途径罗布泊地区时失去踪迹,从此杳无音讯;而唐生智将军被俘后在战俘营中度过了三个月,于中苏签署停战条约后获释。* j# I' u2 f1 Q; N, w. o# I0 m( ~
同一天,对第88军的命运万分焦虑的李弥将军,通过数次强攻,突破了近卫第7集团军的防线,并于1946年1月1日上午10时率部前进至距尤松布拉克不足5公里处,然而此时国军悲壮的反击已经停止,李将军的千里驰援最终功亏一篑!在同62师残部和师长谭道平少将会合后,李弥将军回师再次突破苏军封锁,并在巴彦诺尔设防,准备应对苏军对库伦周边地区的进攻。
! I! x5 K7 g$ A Y `虽然最终消灭了第88军,但在夜袭中遭受这样大的损失令苏军上下都感到耻辱,斯大林3天后从莫斯科发报,责问华西列夫斯基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瓦西里?季莫费耶维奇?沃利斯基坦克兵上将“是否会打仗”。不久,沃利斯基因突发心脏病回国治疗,集团军由M?Д?西年科坦克兵少将代为指挥。* E9 E- L% ^. T! [: o
尤松布拉克之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终,然而苏联人怀着敬意安葬了战死的中国军人。华西列夫斯基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在此役中的感受:“我们完成了对蒙古南部的解放,准备进入库伦。虽然胜利完成任务,但是比计划足足耽搁了两个星期。中国军队的勇气令人担忧……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我们的失败,会从这场胜利开始。” Z/ `2 X8 E- i; H( P
隐忍与反击:库伦突出部战役
1 T$ V8 b0 Q6 N$ X& B在多次交涉无效后,国民government军事委员会于1945年10月以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对苏作战的可行性与实际方案;但是由于正在进行以和平建国为主旨的重庆谈判,调遣集结军队的进度非常缓慢,至1945年底总共向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调遣了18个师共计21万余人的兵力,远远不够支持对苏作战。
% l: O1 F5 P" I2 { B; @1946年1月中旬,第88军全军覆没与苏军占领外蒙古西部、南部的消息传到了南京,蒋介石怀着悲痛与愤怒的心情再一次召开军事会议。在到会的数百名将官面前,他慷慨陈词:“……先总理痛心俄寇肆虐,国土沦丧,决心一年之内,练兵百万,北上抗俄;如若不能得,次年则出兵二百万;如是递增,至五百万,至八百万,至千万,俄必有财政之恐慌,蒙古之起义,我趁其隙,必能逐俄寇出满蒙之境,直抵莫斯科圣彼得堡而后已。此实是我们抗击外侮的方针!吾党以三民主义为宗,以先总理遗训为教,方欲光大国家,岂可坐看赤俄窃据国土?百万之军,仓促间未必可得。然而没有一百万,七十万亦可;没有七十万,则五十万亦可。本委员长届时一同北上,必要以民族之血气,驱逐俄寇,以慰先总理在天之灵!”这次会议后:全国各地国军除守备地方所需人员,各绥靖区均挑选精锐部队开赴北方;军统北平站将所有情报人员派入外蒙古潜伏,收集入侵苏军的动向。
- }" d* |6 r) y. `至2月中旬,中国军队已在山西、华北、东北三地集结12个军共计43万人,更多的部队正从湖广、四川等地赶来,空军8个大队亦整装待发。而就在此时,军统北平站传来情报,判明苏军新西伯利亚方面军的主攻方向为外蒙古首府库伦,其先头部队一部同李弥将军的第8军交战,一部继续突入,距离城区不足80公里。得到消息后,蒋介石认为没有更多的时间集结力量了,必须立刻对苏联侵略者实施坚决打击,当天即与参谋部一道飞往北平,制定作战计划。
+ Y* @- p/ q! m% F& q& L, C参谋长白崇禧将军认为,苏军以我军在库伦周边的防备力量接近真空,部队行进毫无顾忌,不注意互相掩护侧翼;如果苏军占领库伦,双方战线将在采勒——库伦——布林一线形成一个突出部;此时,若我军一面以强大兵力打击其正面,一面出奇兵打击其两翼,必能歼灭这些骄兵。因此,他力劝蒋介石放弃保卫库伦、同苏军正面交战的计划,而改为在库伦邻近地域集结兵力,待苏军占领库伦后再发动反击。尽管库伦沦陷对于中国的声望有很大影响,但为了一举挫败苏联的阴谋,蒋介石最终采纳了白崇禧的建议。: |" Q# w( B6 i) T" e( Y3 z
2月17日,北上国军依集结地域分成三路:山西国军编成西集团军,由阎锡山将军指挥,前进至阿勒坦布拉格;东北国军编成东集团军,由熊式辉将军指挥,前进至巴彦钱德曼;华北国军编成中央集团军,由李宗仁将军指挥,前进至库伦周边。战役代号“堡垒”,进攻发起后,中央集团军负责对苏军新西伯利亚方面军发起正面突击,西集团军、东集团军负责打击该方面军侧面,并于其撤退时封锁后方。尚在巴彦诺尔作战的第8军在接到命令后放过急欲进占库伦的苏军,后撤至巴彦钱德曼同东集团军会合。蒋介石、白崇禧等首脑人物随中央集团军一同行动,全盘指挥“堡垒”行动。
( f1 }9 p1 ]6 V' }4 Y# }! Q, v国民革命军北进部队战斗序列(至1946年3月)
# Z2 K3 m2 }- {; b ^! u0 R% n总司令 蒋介石 特级上将, x3 Q5 F" I( N: }9 a! O4 k7 s
副总司令 何应钦 一级上将
: H8 t. s1 X6 z$ d0 H# u参谋长 白崇禧 一级上将
z- `; v& n: p D, D' E中央集团军 李宗仁 一级上将1 E* }+ T" `! n6 t' Q
第5军 邱清泉 中将$ P+ y- u; G$ P q
第45师 胡长青 少将
# h9 }$ N3 s$ k! E5 }. b! `第96师 黄翔 少将
7 p3 K+ ] N0 D& `6 L第200师 廖慷 少将4 M3 h# [( G: d# ~* x
第25军 黄百韬 中将
& o- N2 F5 p$ ]2 i/ H& S: @第40师 陈士章 少将
. G$ Q/ k4 a6 w+ _% D第108师 顾宏扬 少将3 C+ V! A" {% n% a: O' l1 g
第148师 廖敬安 少将
, m7 F6 v. d- q" r6 D( d第62军 林伟俦 中将2 R. J. S$ i3 Y! E* D* r4 c
第95师 段澐 少将
) M* b: J G% S+ }0 q8 e+ C- C, A- D第151师 林伟涛 少将
2 e' k9 _/ s; c W9 m; T第157师 李宏达 少将4 d9 d: x. Q( z0 }, i* N' h
第74军 张灵甫 中将
( U% H4 s; f4 P& A, w# c5 D; P/ ~: S第51师 周志道 少将
: V$ M- w) K) ?) t; p第57师 李琰 少将
4 p5 U9 q6 R1 M0 k9 E第58师 蔡仁杰 少将7 U, }( w' M+ a% Y9 V2 |
第92军 侯镜如 中将
! ^5 o/ {& w4 ?( i第21师 郭惠苍 少将
3 D& @! u# q; P) x9 y第56师 孔海鲲 少将
, |) U" N) _) ], g第142师 刘春岭 少将
/ R2 _3 x. p% W. s! k第94军 牟廷芳 中将* ~8 D( A* h# \0 v: X& P/ U- z
第5师 则芬 少将* {, [1 C% ?2 [
第43师 李士林 少将1 x$ J4 o+ Y# @: W
第121师 朱敬民 少将
5 P* t/ c) C, v# ~; _1 H& J东集团军 熊式辉 中将加上将衔
% |; Q- K9 n1 C1 i4 T第8军 李弥 中将 (1946年2月23日调入)
$ p- L' u t+ n: n* `% x) j! y4 Q第103师 梁筱斋 少将
0 G2 w. n: e$ Y0 x+ w第166师 王之宇 少将4 p, h1 [( d4 o6 n5 S. o, d( G
荣誉第1师 王伯勋 少将; p& j/ m, i& @- O: O: f
第52军 赵公武 中将
# w7 _) o, q$ @7 I' h9 h第2师 刘玉章 少将
. P: |9 L1 {0 g- |+ R) x" c7 ^第25师 刘世懋 少将 u* @+ f& D( q+ Y8 H! M- Q2 `
第195师 陈林达 少将
5 A% |, t) y4 Z% X8 P& A3 k新编第6军 廖耀湘 中将
! [6 B1 {: v) z: O3 J6 V第7师 李用章 少将
! ?/ [5 }$ p# @* q; P* c+ V8 v' w第14师 龙天武 少将5 e* ?) Z1 `& s( E# I. O" e7 `
新编第22师 李涛 少将- `$ b3 r$ y. q8 |
西集团军 阎锡山 一级上将, b5 @1 B& p8 [! N4 H
第19军 杨爱源 中将
) a4 S, B0 p; j) r( u* s第68师 郭天辛 少将" ~1 t) U5 q1 J# \4 ?; f5 m7 j
暂编第37师 杨文彩 少将
1 s. y* Q( o5 J {9 s暂编第40师 武世权 少将
: O) j6 }. u ~. R第24师 楚溪春 中将
; Q5 k6 a! y4 O5 Z第20师 谭乃大 少将
' h/ ?2 w- v$ J6 ^% _暂编第39师 周志仁 少将
! N- i2 N& E4 o( O0 K1 r: t暂编第49师 张宏 少将" [# t+ S1 b3 j) M2 O5 m o( ]: S! p1 M
第33军 赵承绶 中将
9 ^# @, M. Y8 W. e第71师 卫玉昆 少将
7 S! x, w/ t+ P暂编第38师 温冬生 少将; c) [( r. @ w9 L
暂编第46师 卢鸿恩 少将$ v! c) ~3 s* i9 ]; Q( w' j
第61军 王靖国 中将
3 c3 s$ {) H+ M: ?& T& g第66师 李佩膺 少将
$ O1 t+ o$ P4 K) Q$ |- d* _, e第69师 赵向智 少将
7 l! B0 W, ~2 |" [. i第72师 王熙明 少将0 s4 t+ B: M* l( H4 @2 L
空军集团军 周至柔 二级空军上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