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贴出来
J: b6 t7 N) G3 y密谋与友谊:中国军人在库尔斯克
}+ M# U" t d7 R6 d虽然苏联government未派代表参加1943年初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但是斯大林对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始终保持关注,克里姆林宫与美英两国的私下交易从未中断。7 Y1 L( b/ |* B V3 }7 a
在开罗会议几个月之前,苏联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同美国国务卿詹姆斯?弗朗西斯?伯恩斯签署了一份秘密协定,协定要求苏联军队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进攻日本关东军,明确战后苏联在外蒙古、东西伯利亚、库页岛等地拥有领土主权,在伪满洲国、伪蒙古国、朝鲜半岛等地与原government享有同等权利,即双方共管;相对地,美苏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则以德国边境(不包括东普鲁士)、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和匈牙利边境划分;苏联亦承认英国在香港、西藏 、印度和东南亚等地的一切权利主张。
- }5 ]! m; h8 y: X+ q- i' q& U8 \由于此协定太过露骨,因而美苏双方均未告知中国国民government ,打算于战后造成既定事实。然而,国民government主席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在重庆结交的好友、罗斯福总统的特使温德尔?威尔基无意中得到了这份协定的副本。作为国民government的同情者,威尔基无法接受government高层对于中国人民利益的藐视,因此毅然将副本交给了正在访问美国的宋美龄。0 L3 N Z$ ^5 u$ m9 F1 I( [
国民government在紧急商讨后认为,这个秘密协定无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做出的牺牲与贡献,因而立刻发表公开声明,谴责和反对美苏间秘密分配利益、践踏同盟国主权的行为,强调“类似行为不啻于对友邦的背叛”;同时,为了尽早结束战争、显示中国对抗法西斯国家的决心与对盟友的忠诚,国民government决定派出军队,协助苏联对德战争。1943年8月15日,国民革命军第206师完成了改编工作,作为首支赴苏部队开赴苏德战场前线。改编后的206师装备T-26坦克、“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和88mm高射炮,是中国第一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装甲师。此时,蒋介石次子、巴顿将军的好友蒋纬国已由美国陆军实习归来,受命担任该师下属第2装甲团团长。9月,206师抵达乌克兰,兵力在哈尔科夫一线展开,参加注定会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库尔斯克会战。
0 c: N+ w+ B1 e# L国民革命军第206师战斗序列(至1944年1月)& m, m0 L/ d6 f# _/ a- z- V8 M
师长 马乾祖 少将
B$ [' @! Q8 X2 b2 D9 V, d副师长 张承业 少将(1943年9月18日阵亡)
% N) D+ [- L; R6 y& g文德嗣 上校5 o* ?1 u5 V9 m& P
参谋长 赵曼雄 上校
3 o8 j$ ?: P' l b! G- I: n' S% e4 I第2装甲团蒋纬国 上校
( P0 v8 J5 Q$ t1 q# z第1坦克营
2 Q3 q$ C: p2 ^8 b第2坦克营
e( K% P2 k' t/ @8 L第9摩托化步兵团(2营制) 季退思 上校(1943年12月25日负伤归国)# m: X) c- y4 I% H( h6 p, e
赵引弓 上校% W7 e8 b. D# i2 \9 K* k8 Y7 c
第10摩托化步兵团(2营制) 解君洲 上校5 v5 Z4 W# D9 p& q
(每营建制为三个摩托化连,一个机枪连,一个后勤连)
1 p* Y i! }- P! v1 [2 |1 |% t第12侦搜营 沈河 中校2 Q& e) T1 f( ~/ L ?
第12防炮团 吴南海 上校 (1943年10月11日阵亡)
0 c5 R* y |& E何麻 中校9 G: R. f3 n: k [/ R
第12反坦克营 胡毅成 少校
+ n: M2 Q4 v% k7 E3 b( m) U第5机踏车步兵营 鲁隐农 少校5 u; w! x) q/ G1 ?* m
第36通信营 苻天俊 少校
( w+ z; x+ Q$ l" _7 M6 Y第12工兵营 杨波 中校
7 q5 s/ N2 T# P, E$ G第12保修营 肖博朗 中校8 i- k2 l& w# H$ h [- v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206师配属于草原方面军,扮演了苏军胜利的关键角色。师长马乾祖、副师长张承业等人均出身于曾经的王牌军队第五军,对机械化战争颇有心得;蒋纬国曾在德国留学,对德军的战略战术知根知底。206师不论在武器装备还是人员上都是中国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在方面军司令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草原方面军于11月17日包围并击溃了德军第12集团军,集团军司令沃尔特?温克在战斗中被击毙,德军迅猛突击、苏军被动防守的局面被一举逆转——摧毁温克的指挥部、并击毙其本人的,不是哪支苏联部队,而是作为苏军突击力量的206师的中国军人!. @6 i7 _2 {* \8 H1 z4 T2 O
206师在随后的反攻中掩护了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伊凡?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元帅)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大将)的侧翼,扼杀了德军迂回攻击苏军的企图;蒋纬国指挥第2装甲团击毁德军中型坦克21辆,坦克歼击车13辆,俘虏300余人和1个高射炮连,他本人的座车击毁德军“豹”式坦克1辆、“象”式坦克歼击车1辆。战后,科涅夫和瓦图京在回忆这场战役时,都对来自中国的206师评价很高。战役胜利结束后,206师所属营以上干部均被苏联 Zheng Fu 授予红星勋章,蒋纬国由于战绩彪炳而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7 u) t! j* `6 R, [
截至1944年1月止,已有11个师又3个旅、总计接近15万人的中国军队奋战在欧洲战场的前线,中国对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贡献之大可见一斑,国民government也因此能够同苏联堂堂正正地就边境问题进行谈判。* V& O- \( ]! [. i
然而,友谊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野心。无论是战场新星蒋纬国,还是一代伟人蒋介石,抑或是沉浸在中苏友好气氛中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曾想到,这竟是中苏在二战后第一次军事冲突的开端。
3 ?, e5 {" e& |5 p; ?6 R# m背叛与忠诚:血洒尤松布拉克$ ]7 |- i( q4 _0 n
1944年6月9日,国民government与苏联正式中苏边界及苏联在华租界问题展开谈判。6 Y, \' N" Z$ S7 B* g" F
中方代表为张治中、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等。
/ n. V% T1 {- ~7 ]苏联方面则派出了“中国通”默林.斯罗诺维奇.别尔科夫以及拥有外交生涯的名将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将军。1 J1 O; O% e8 e' ~6 Z1 t$ {/ Q/ _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就大连、海参崴、库页岛等地的主权问题唇枪舌战。由于中方代表的据理力争,双方最终签订《中苏同盟条约》:苏联同意中国收回大连、旅顺和远东地区;外蒙古在主权属于中国的前提下自治;因参加对德战争而进入苏联境内的国民革命军于1945年元旦前撤出苏联5 s h8 X+ m# K9 S* L
1945年1月,前往苏联作战的国民革命军全部撤回国内。206师作为最后一批归国部队之一,途径外蒙古首府库伦,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欢呼声中,人们纷纷把鲜花撒在车辆和国军将士身上。当地government还为全体官兵准备了酒肉和其他辎重,但马师长考虑到部队纪律,谢绝了馈赠的美酒。那是206师官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据蒋纬国回忆,部队在外蒙古行军期间受到当地群众照应,不论职阶,每人一天的伙食有米三斤、蔬菜一斤、肉一斤、油二两,这是古往今来任何军队都无法做到的。6 c3 |: G) H* Q/ a
然而,206师的官兵们并不知道,他们再也没有了踏上这片土地的机会……
* L) `' w3 U' w$ E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就在中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之时,言而无信的苏联 government却悍然撕毁了《中苏同盟条约》。此时,国民government正在举行重庆谈判,筹备和平建国事宜,无暇北顾;苏联government趁机指示乔巴山等亲苏派人士在外蒙古组织了脱离中国的公投。由于苏联和叛徒的操纵,公投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参与投票的外蒙古人百分之百同意外蒙古脱离中华民国独立- ~1 |1 d- j( D: M3 Y
1946年10月,在乔巴山等人正式宣布独立前不久,为了在事实上将外蒙古纳入势力范围,苏联开始筹备军事入侵。从欧洲调遣的精锐部队组建了新西伯利亚方面军,原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伊万?丹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调任该方面军司令;在歼灭关东军作战中损失轻微的外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2方面军也结束了休整,开赴中苏边界;上述3个方面军由远东苏军总指挥部协调行动,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继续担任远东苏军总司令,全权负责入侵外蒙古的“海王星”计划(二战期间,苏联实施的重大军事行动均以行星名作为代号)。1 E+ E5 N4 h/ B( m& [( H/ p
1946年11月3日凌晨3时整,在猛烈的炮火急袭后,新西伯利亚方面军所辖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外贝加尔方面军所辖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和远东第2方面军所辖第16集团军作为入侵先头部队,同时向外蒙古城市乌列盖、苏赫巴托尔和扎尔格朗图发起进攻。华西列夫斯基的计划非常简单:以占据极端优势的兵力对在中国军队发起三个方向上的向心突击,使国军首尾难顾,最终彻底崩溃,从而达到消灭中国军队、军事占领外蒙古的目的。
4 T) ]2 Z) |! B4 Q此时,中国正处于战后重建的紧要关头,军队一部分重编或解散,一部分参与到工业建设中,在外蒙古驻防的部队下辖于北平行辕,且兵力仅有7个军。由于国军在外蒙古东北部修建有一批筑垒地域,7个军中的5个部署在此地,重点防备苏军近距离突击外蒙古首府库伦;余下2个军中,第8军驻扎在库伦(军长李弥将军);而在外蒙古西部仅有唐生智将军的第88军,又分散驻防主要城市,力量薄弱。因此华西列夫斯基命令外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2方面军在东面和北面作牵制性进攻,得到空军与重炮加强的新西伯利亚方面军则从西面长驱直入,占领库伦- s8 ]( ~7 G% y4 i
远东苏军战斗序列(至1946年1月)% t1 l* K8 ~- i, `! i( j% L* J
总司令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元帅7 i! E; n. t) G, c
军事委员 约瑟夫?瓦西里耶维奇?希金 上将. t$ u. F+ ?" b" d6 p+ ~
参谋长 谢苗?巴甫洛维奇?伊万诺夫 上将 a" G$ I5 U9 n/ P
新西伯利亚方面军 伊万?丹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
: m: I+ w! j# q/ a. m! V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 瓦西里?季莫费耶维奇?沃利斯基 坦克兵上将
7 h3 P: l8 [1 q6 ^, L2 }红旗第1集团军 阿法纳西?帕夫兰季耶维奇?别洛鲍罗多夫 上将
4 M( w2 G/ M1 D9 y* c近卫第7集团军 米哈伊尔?斯捷潘诺维奇?舒米洛夫 上将! s% c( y, } D+ y& E. D9 j0 }" d% z
近卫第8集团军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上将" y, R, j& J* s8 b7 S& f
第5集团军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 上将
) z8 R- Q; H. r第25集团军 伊万?米哈伊洛维奇?奇斯佳科夫 上将1 C+ o8 y( C+ R1 D# A$ O2 v
第35集团军 尼卡诺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扎赫瓦塔耶夫 中将
+ S3 w1 e6 { m! J第57集团军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沙罗欣 上将
4 b: a9 E, f5 Z$ M l" ^第65集团军 帕维尔?伊万诺维奇?巴托夫 上将
+ \! {1 ?; w8 i! ~8 W! n5 p机械化第10军 瓦西里?彼得罗维奇?瓦西里耶夫 坦克兵中将
, ?- M1 ?6 \- n$ i. X, f空军第9集团军 伊万?米哈伊洛维奇?索科洛夫 空军上将4 {* C" h$ a4 n0 |9 \- z2 A
防空集团军
2 z% G( m; Z$ ]2 B外贝加尔方面军 罗季恩?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 \. {3 ^1 N/ X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 安德烈?格里戈里那维奇?克拉夫钦科 坦克兵上将
" R; X# p7 b% D5 t* O( g6 p第17集团军 А?И?达尼洛夫 中将! _' U$ A8 o7 M. r
第36集团军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卢钦斯基 中将4 m9 P4 u, H! f f3 X
第39集团军 伊万?伊里奇?柳德尼科夫 上将
! X* K% i+ }$ G" U第53集团军 伊万?梅福季耶维奇?马纳加罗夫 上将
, @! K W* _8 _; B苏蒙混合骑兵机械化集群 伊萨?亚历山德维奇?普利耶夫上将
% b& z2 O+ f3 k) v+ M空军第12集团军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胡佳科夫 空军元帅$ r* x* k* A% `- E
防空集团军
1 t! U2 j% ]! U. u# _) K, f远东第2方面军 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 大将
6 b% | l) A' V/ Z, K+ E/ i3 w9 {7 \红旗第2集团军 М?Ф?捷列欣 坦克兵中将& z4 u; a. f5 V: f9 ]: s
第15集团军 С?К?马莫诺夫 中将" ~3 h, E7 {2 Z/ [, E3 U
第16集团军 Л?Г?切列米索夫 中将
. B; X9 x% ~* w z9 N5 Y. V勘察加防区 А?Р?格涅奇科 少将
7 }7 w; I1 u) K- x空军第10集团军 帕维尔?费奥得罗维奇?日加列夫 空军上将/ f- f0 c$ F( m% j H- ]5 D& E
防空集团军. C4 y! K/ J% @/ ~2 Z) }7 Z, U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外蒙古驻防部队战斗序列(至1946年1月): S W/ U4 q% a7 m: R2 {, o& u
第8军 李弥 中将$ y5 i* k% E8 F5 a4 n! g
第103师 梁筱斋 少将
& p4 y: x O% m6 F- L' b2 m第166师 王之宇 少将+ k R# X D6 E. M( z; e& U& _+ B6 G
荣誉第1师 王伯勋 少将
2 g0 f' u7 r2 y: L第12军 霍守义 中将
. i; N# C' q7 A i第111师 孙焕彩 少将 {0 A6 N$ P' `' B( |/ i9 _$ }1 s
第112师 于一凡 少将
7 l' t( J5 v$ v! B( }新编第36师 张里元 少将
: ` e: q) }( z, B/ l6 J0 m: i7 X1 C第54军 阙汉骞 中将
' @- x3 \7 ^" K0 f! X" m4 `第8师 吴俊 少将
, s6 B0 ?6 O4 J4 d' r4 x% E* B6 H第36师 李志鹏 少将, w$ H+ B4 N$ n4 `) Q$ S2 O: m
第199师 彭战存 少将
# \1 L+ ~& W' z第58军 鲁道源 中将
2 C1 {& X9 r0 ?1 G/ \' A第183师 余建勋 少将
* r4 Y, \3 `( _- V# A5 K- H3 M5 }新编第10师 萧本元 少将( a! {0 {) t+ M( o4 ~- g% f
新编第11师 侯镇邦 少将* \! R* _- O2 U4 m) w& I
第73军 韩浚 中将& f- b7 C8 ]) J9 Q
第15师 梁袛六 少将
8 e6 I& W4 V+ ^0 w$ i) D第77师 唐生海 少将+ h3 u: G3 a5 J X2 M2 q
第193师 萧重光 少将
. K- p' X! l4 ], t第88军 唐生智 一级上将(兼北平行辕副主任)6 ]3 d: o8 ?# W+ A! N; V1 A
第62师 谭道平 少将& M( u$ u3 R8 a8 H) \
新编第21师 罗君彤 少将
+ d- [ q* a5 _5 K( y第96军 廖运泽 中将
0 D$ z- W# `$ J$ V' I$ _! n H暂编第12师 赵保原 少将6 Y& q8 Z% V) X, Z/ D" y5 V
暂编第14师 李鸿慈 少将( _' ~2 R- N" n! l4 s' U
暂编第15师 许义浚 少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