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619
注册时间2004-5-3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UID2
|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2 22: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历史文档,我站元老骨干 无产阶级同志和柯西金同志,以及几位当年的战友,于2004-1-25 发表在俄罗斯论坛 苏联回忆板块,对我们的评价。4 k5 Z l; s: ?2 \ V6 a
# Y' d9 `* ^* N4 p+ ?( N
无产阶级同志:“尚待成熟的青年”、“臆想症”?哈哈,这就是当代青年对我们的评价!不过幸运的是,我的朋友从没这样说过我,他们最多只是说我“将来有可能从政”或“对政治很感兴趣”!. v+ i7 U# `) |* n7 V3 Q+ D- i5 h# Z
" q9 U" g7 J: _不过,“神圣苏维埃”早已改名“苏联主义”!说明这些评价是以前的。而且,从灰衣主教的发言与平日里和他的私下接触来看,他非但不是“尚待成熟的青年”,反而对时局认识得更清!
; m9 H2 `2 \* O# G% t4 ^
- s: M3 J' U! B1 R6 v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就比较早了,从高中开始就对苏联文化(电影、音乐、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开始关心起苏联的政治,不禁为苏联解体而惋惜!随后通过Google来到“神圣苏维埃”,即现在的“苏联主义”。在留言板上潜水一年后开始发言,与灰衣主教、劳动人民、雅科夫、Redek等老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突然有一天,灰衣主教宣布留言板停办,转而跟着他来到了这里。别忘了,我可是即灰衣主教后,第二个在这里注册的原留言板同志。
* p& W+ }* z1 O2 p! p% Q- @) i7 R Q- O
柯西金同志:以前在另外一个国内知名论坛上,有人喊灰衣主教同志是“哈苏疯子”。还有人认为灰衣主教的网站太左。这些想法,我也曾经有过(比如“太左”)。不过,现在,我要告诉有这些想法的人:是你们自己根本不了解我们,不了解灰衣主教同志。
6 n; Y4 L0 A6 u. Z4 N, G, O, ~0 F+ R# I$ B# O
劳动人民同志:同志们,尤其是苏斯洛夫同志和无产阶级同志,别忘了劳动人民呦,和无产阶级同志一样,我也是从小对苏联就比较感兴趣,劳动人民的外公是红军,后来参加了抗战等战斗,后来又参加了朝鲜战争,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劳动人民始终对朝鲜比较有感情,一开始进入苏联主义,劳动人民就被那雄壮的钢琴曲吸引了,当时还是用的留言板,同志们的发言让我感到很亲切,因为在生活中,只有平时疼爱我的外公才说这样的话,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说话基本上和海外华人也差不多了,在这里,我重新体味到一种温暖,一种难以名状的温暖,苏斯洛夫同志当时就是站长,而无产阶级同志也几乎是那个时候进入论坛的,当时还有雅科夫
a2 Z6 y' j4 J2 n. r\熊燃冰等同志,留言板该论坛后,更多的同志们进入了论坛,这让劳动人民感到很激动,同志们,让我们一起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向新的高峰!) j5 p. @9 f/ S: i5 `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 T, t2 P! w5 M: b* J, v7 v7 Y
! L7 N, O6 |/ F) }4 h/ P$ b网友伏龙芝:我大概一年前发现了苏联主义网站,当时我只是论坛过客,虽然一直有着根深蒂固的苏联情节,但也觉得自己对苏联的认识只是感性的,对她的历史和内涵了解的并不多,所以一直拖到前不久才加入了会员。我这才发现这里的广阔天空,感觉与同志们交流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 V1 l6 y$ `$ n. p
- T& b( h# L7 Z& Q网友葛罗米柯:我很早以前就发现了苏斯诺夫同志的网站,尤其是“看图忆苏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看见苏斯诺夫同志的水平太高了,才发现自己的知识还很少,所以一直不敢同大家交流。俄罗斯论坛给了我勇气。所以我就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