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苏联主义网】 关于本站 联系站长

 

走向新世纪的俄罗斯军队

前苏联索科洛夫斯基的战略定义:“关于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战争即武装斗争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它在研究以往战争经验、军事政治形势、国家的经济和精神力量、新式武器和预想敌人的观点和力量的基础上,探讨未来战争的条件和性质、准备和进行未来战争的方法、各军种极其战略使用原则、物质技术保障原则、战争指导原则和军队领导原则。”(《军事战略》,战士出版社,1980年版)

走向新世纪的俄罗斯军队

从波黑战争中的无能为力,到北约东扩中力不从心,再到科索沃战争中被放在一边,
俄罗斯再也找不到当年苏联“帝国时代”的威风了。俄罗斯明天的走向尚不明朗,但俄罗
斯真的是弱不可欺吗?俄罗斯真的将在国际社会中可以让美国和北约无所顾忌了吗?
一、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的军事超级大国
★★★前苏联的军事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
两大阵营。在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军备竞赛中,前苏联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名
符其实的军事超级大国。
前苏联认为,军事战略是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它是国家和军队准备与进
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理论与实践。
前苏联的军事战略,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领导人的更迭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在
战后40多年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从二次大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奉行
“积极防御”
战略,认为陆军仍然是整个武装力量的基础,陆战战场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战场,战略
进攻是战略行动的主要类型和实施战争的主要方法。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苏联继续
有限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重视提高苏军的作战能力和战备水平,确立以陆军为主的诸
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准备以持久的常规战争来对付美国的核威胁,强调加紧研制核武器。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改行“火箭核战略”,认为战争的命运将由核突
击来决定,“任何战争,即使由常现战争、非核战争开始,也会变成毁灭性的火箭核战争”,
任何局部战争都会迅速扩大为世界大战。当时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说过:“未
来的世界大战,就武器来说,首先是火箭核战争,进行这种战争的基础是各个军种,首先
是战略火箭军和导弹原子潜艇,大量使用火箭核武器。”基于这种认识,强调战略进攻,
否定战略防御,主张先发制人,首先以战略核武器实施毁灭性的核突击,力求在战争初期
达到主要的战略目的;改变以陆军为主的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认为实施大规模的火箭
核突击是现代条件下战争的主要作战方法,强调各军兵种要围绕火箭核武器,竭力争夺火
箭核优势,贬低常规兵力、兵器的作用。这一阶段,苏联开始从事全球扩张活动,同美国
既争夺,又勾结,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第三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改为“核与常规战略”,认为战争的样式既可能
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苏联认准备既打
核战争也打常规战争的思想出发,改变了前一阶段优先发展核武器而贬低常规军备的作法,
把发展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继续推崇“闪击战”理论的同时,也注
意到“战争可能拖下去的问题”,要求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需要指出的是,苏联虽然在
这一阶段提出准备打各种样式和各种规模的战争,但主张打核战争的观点仍在军事战略理
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如1968年出版的索科洛夫斯基辉事战略》第三版,1970年出版的洛莫
夫《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上的革命》等著作,都继续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准备打核战争问题
上。
第四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又改行“以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略”,越来越
明确地强调核战争的毁灭性,否定打赢核战争的可能性,提出核战争已经不再是政治的继
续。反对有限核战争和战区核战争,强调这类战争“将不可避免地扩大成全面战争”。1982
年6 月,苏联宣布首次“承担义务不道德使用核武器”。改变把战略火箭军、战略轰炸机
和导弹核潜艇三者组成的战略核力量看作“苏联武装力量战斗威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遏制
侵略的基本因素”思想。但是,苏联也并非绝对不准备使用核武器,仍然强调以强大的
“第二次打击”力量来威慑对方,并要求军队做好由常规条件下作战迅速转变为核条件下
作战的准备。在这一阶段,苏联提高了常规战争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认为“进攻战争通常
是不使用核武器的常规战争”,而且还提出了“战区常规战争”的概念,认为战区战略性
战役是现代战争中战略作战的基本样式。
第五阶段,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军事战略虽然有否定核战争而重视常规战
争的倾向,但并没有放松核战争的准备。原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曾宣称:“侵略者准备打
什么仗,我们就打什么仗。”需要指出的是,苏联自1987年提出“防御性”
军事学说以后,军事战略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提出把“防止战争”和“反击侵略”
作为军事战略的基本任务;强调把“非进攻性防御”当作军事行动的的基本类型;主张把
军事行动限制在本土上;实行战略收缩;强调“不首先”使用武力,保持“合理够用”
武装力量,降低军事对抗水平,等等。
★★★苏联解体前的军事力量与部署截至1991年底,前苏联五大军种和总部机关及建
筑部队的总兵力约为367.1 万人。另外,在军事部门服务的文职人员约刀万人。具体情况
如下:战略火箭军:总兵力为28万人,其中含院校1.4 万人,占总兵力的7.6 %;拥有洲
际弹道导弹1398枚,基地19个。
陆军:总兵力127.22万人,含军事院校11万人,占总兵力的 34. 7%;编为 146个师,
其中摩步师 102个,坦克师 33 个,炮兵师5 个,其它师6 个拥有中型坦克3.325 万辆。
防空军:兵力 49 万人,含院校 2. 2 万人,占总兵力的4. 7%;编为9 个防空集团
军、1 个防空战区,拥有各型飞机3400余架。
空军:总兵力为38.8万人,含院校4 万人,占总兵力的10. 6 %,编为 39 个师, 90
个团,拥有作战飞机 6260 架。
海军:总兵力42万人,含院校5.4 万人,占总兵力的11.4%;编为4 个舰队,拥有各
型舰艇1900艘、约450 万吨,各型飞机50架。
在解体之前,苏联的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是唯一可以和美国进行抗
衡的国家。截至1991年底,苏军共分远东、南方、西南、西方四大战区和西北独立战略方
向。全军编为13个军区、4 大舰队、3 个驻外集群和驻蒙苏军。其中,远东战区辖远东、
外贝加尔、西伯利亚和太平洋舰队;南方战区辖外高加索、北高加索、土耳其斯坦军区和
里海区舰队;西南战区辖喀尔巴吁、基辅廒德萨军区,以及黑海舰队;西方战区辖白俄罗
斯军区及驻德、驻波和西北集群,以及波罗的海海军舰队;西方独立战略方向辖列宁格勒
军区和北方舰队。另有莫斯科军区和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为战略预备队。苏军的
部署情况是:驻亚洲地区苏军。苏军部署在亚洲地区的兵力共计为103. 4万人,占苏联总
兵力的 28. 2%。其中:战略火箭军:8.9 万人,占该军种总数的31.8%,拥有洲际导弹
467 枚,占洲际弹道导弹总数的31.8%,导弹发射基地9 个。
陆军: 45 万人,占苏陆军总数的 35. 4%,共编成 53 个师,占陆军总数的36.3%。
其中,有41个师部署在中苏边境。中型坦克9500辆。
空军: 13. 5万人,占苏空军总人数的 34. 7%。编成 12 个师337 个团、4 个大队,
拥有各型飞机2700架,其中作战飞机1200架,战斗直升机660 架。
防空军: 13 万人,占苏联空军总人数的 26. 5%。编成 3个防空集团军,下辖7 个
军、3 个师、l 个大队。拥有各型作战飞机1000架、防空导弹发射架2300余部、雷达1000
余部。
海军: 12 万人,占海军总数的 28. 6%。 1个舰队,即太平洋舰队,拥有各型舰艇
600 艘,总吨位180 万吨,其中主要战舰160 艘,飞机500 架,海军步兵1 个旅。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基本取代了前苏联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在推进改革和全面调整
前苏联内外交困政策的同时,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也在修订“防御性”军事学说的基础上初
步形成。
从现有材料看,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大体轮廓和主要观点是:(1 )
在对军事威胁的判断上,认为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7 国的敌对关系已经彻底结束,并
视其为盟友,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独联体内部及俄罗斯周边发生的局部冲突。(2 )
在对战争样式的判断上,基本否认发生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可能性,但认为有可能
发生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同时强调,局部冲突和常规战争的升级危险不能完
全排除。(3 )在军事战略的任务上,继续把防止战争和维护和平当作首要任务,强调在
独联体范围内实现集体安全和共同防御,主张把军备裁减到足以抗击侵略的水平。(4 )
在武装力量建设的方向和原则上,提出要以建立民主国家军队为方向,继续进行武装力量
改革,要分阶段地建成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和较高战备水平的职业化军队。
实行合同兵役制为主,同时按适当比例保留普遍兵役制,保持武装力量总额在平时不
超过俄罗斯总人口的百分之一。把建立常备不懈的快速反应部队视为军队建设的重点,将
陆军编制体制由集团军、师体制、总参谋部。军兵种司令部、地区作战司令部。
军团(兵团)司令部这一主线实施领导。(5 )在作战方法上,认为把“非进攻性防
御”当作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会在战争初或丧失战略主动权。强调既要使军队学会防御
行动,又要使军队学会进攻行动,而不能把进攻和防御绝对化,更不能在平时就把军队在
战时应该采取什么作战方法硬性地规定下来。主张在战略上采取灵活机动的全方位防御作
战部署,认为这是俄罗斯防御构想的基础。俄罗斯设想,在抗击侵略时先由边防部队抗击
敌人,进而出动机动部队或快速反应部队对付继续进攻的敌人,最后实施总动员抗击敌人
大规模入侵。同时,改变了把军事行动限制在本国领土上的观点,强调为全歼敌人要实施
积极防御,包括打到敌国领土上去,以使敌人无法恢复力量和重新进行侵略。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俄罗斯政界和军界对上述某些观点还有不同看法,加之局势不断
变化,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发展前景带有某些不确定性。
二、核武器,和美国讨价还价的最后法码★★★前苏联留给俄罗斯的核遗产二战结束
之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制定了遏制战略,试图通过战略核武
器的威慑作用来慑服社会主义阵营。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雁”,前苏联不甘心受到
美国的讹诈,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核武器的生产与研制中,使得苏联的核技术得到
了巨大的发展。1946年底,前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1947年宣布掌握了原子
武器的秘密,1949年8 月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8 月又先于美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在此之后,前苏联与美国开展了长达几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使得其核武器无论在数量
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核大国,并且在相当长的一
个时期内,将核战争看作是未来社会战争的主要形态,强调未来战争胜负与否取决于战争
被第一次核突击成功与否。
为了有效地发挥核武器的作用,前苏联建立了战略火箭军,并认为战略火箭军是苏联
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在核战争中对各战区和军事地理区域的敌人实施坚决的
毁伤。陆基洲际导弹和陆基中程导弹是战略火箭军的主要装备。苏美“中导条约”签定后,
截至到1991年5 月12日,前苏联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已经全部销毁。苏联解体前,战略火
箭军主要装备各种型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这些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有3 代7 种型号,共约1398枚。它们是:第三代SS一11、SS-
12;第四代SS-17、SS-18IV、SS一19;第五代 SS -24.SS -25. 其中主要为第四代和
第五代导弹,共约1048枚。第四代导弹是70年代苏联战略武器是现代化计划的产物,与前
三代相比,其特点是:(1 )具有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均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一般可
携带4 -8 个弹头,SS-18可带10个;(2 )命中精度高,SS—11显的命中精度约为1100
米一1400米。而SS-17、SS-18IV、SS-19分别提高到396 米、250 米和300 米;(3 )
生存能力较强,地下井与指挥控制设施比第三代导弹坚固得多,地下并每平方厘米可承受
246 -316 公斤的压力;(4 )提高了作战灵活性,SS-19可以遥控快速变换攻击。
目标;(5 )SS-17.SS -18均采用冷发射技术,这种导弹的地下井发射具有再装弹
能力。
第五代SS-24和SS-25是苏联最先进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列装。
其中SS-24已经部署90枚,SS-25已经部署300 枚。SS-24导弹体积较大,与美国的MX导
弹相近,它长为对一22米,可携带10个分弹头,单弹头。
弹头爆炸当量为30-50万吨,射程为9944公里。它有两种型号,SS-241 、SS-24II
型。I 型为机动发射型,11型为发射井固定发射。部署的大部分为11型,约54枚。SS-25
导弹的体积小,与美国民兵导弹的体积相近。它长约18-19米,弹体直径1.70米,射程1
万公里,单弹头,弹头当量为55万吨。第五代导弹主要改进是:(1 )提高了反应速度,
SS-24和SS-25一改以往陆基导弹一贯采用的液体燃料助推技术,首次采用了固体燃料助
推技术,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2 )提高了生存能力,第五代导弹与第四代导弹不同,
它既可以在发射井固定部署发射,也可以实施公路、铁路机动部署和发射,其中SS-241
型安装在列车的一节车箱上,可以在全国铁路网内实施机动,SS-25配置在汽车底盘上,
实施公路机动,使得敌方很难预先准确测定其方位,从而提高了生存力。(3 )提高了打
击能力,第五代导弹的命中精度又有较大提高,误差一般不超过200 米,因此不仅可打击
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等软目标,而且可以打击半硬目标。苏联计划下一步使SS-24型和
SS-25型陆基机动洲际导弹的数量占其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总数的三分之二。此外SS-18和
SS一17的改进计划也正在进行。今后苏联将以SS一18V 、SS一18VI和SS-III 型取代现有
型号。经过改装,这几种导弹在命中精度、毁伤威力等方面将有较大的提高,并具有可靠
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
除此之外,前苏联的弹道导弹潜艇及其所携带的导弹核武器同样是其重要的核攻击力
量。前苏联海军装备的弹道导弹潜艇绝大部分为核动力型,约60艘,运载游射弹道导弹912
枚,主要用于向敌方国上纵深目标实施战略核突击。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主要是第二代的
Y1级和Y2级,第三代的D1级和DIV 级,第四代的“台风级”,共43艘。与第二代潜艇相比,
第三代D1级潜艇除在核反应堆和艇体线型上有所改进外,主要是改进了武器系统,DIII和
DIV 分别载有16枚SS-N -18和SS-N -23远程分导式多弹头潜地弹道导弹,具有打击多
个目标的能力。SS-N -18液体推进剂,射程为6500-8000公里,可携带3 -7 个当量为
20万吨的核弹头,命中精度误差为900 米。SS-N -23为前者的改进型,仍采用液体推进
剂,但提高了命中精度(误差约为500 米),增大了射程(约8300公里),提高了投掷重
量,可携带10枚当量为10万吨的核弹头。第四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是现装备最先进的弹
道导弹潜艇,从1984年开始列装。现装备6 艘。“台风级”潜艇的特点是:(1 )单艇吨
位大,长约171 米,宽23米,水下排水量达26500 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核潜艇;(2 )
噪声低,该艇艇壳表面敷设了一层厚度达到150 毫米的消声瓦,可使对方主动声纳的探测
距离下降 75 %;(3 )战略打击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该艇运载20故苏联最先进的
潜地弹道导弹SS-N -20. 这种导弹由于采用了固体燃料,因此有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
可在15分钟内发射两枚导弹,射程为8300公里,每枚导弹可运载10个分导弹头,单弹头爆
炸当量为10万吨,命中精度误差为500 米,为报复第二次打击武器,但尚不具有打击硬目
标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苏联还在建造DIV 纽潜艇的基础上,对现有的DIV 级和“台风
级”弹道导弹潜艇进行改装,以装载SS—N -23和SS-N -20的后继型潜地弹道导弹。据
前苏联的有关资料显示,这种导弹具有打击美国大陆硬目标的能力,苏联解体前,SS-N
-20潜地导弹的后继型导弹正在进行飞行试验。
前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同样是其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60 轰炸机是前苏联80年代
后期列装的最新型的战略轰炸机,其外形与美国的B -1 轰炸机相似。它载弹量大,可达
16吨,可载12-20枚AS-15巡航导弹,或一枚BI-10大型空对地导弹,或各种常规炸弹和
核弹。该机的机载电子设备先进,配备有攻击和地形跟踪雷达、尾部预警雷达、远距离通
信导航设备、积极和消极电子干扰设备。该机突防能力强,最大时速为2.1 马赫,采用了
可变后掠翼技术,既可超音速主动高空突防,也可低空高亚音速冲刺突防和退出,可在离
目标几百公里的空域发射空地导弹,是一种对美国威胁很大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估计到90年代中、后期将成为战略轰炸机的主力机型。
★★★让美国人头痛的俄罗斯核战略思想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
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1995年2 月致联邦会议咨文中第一次公开明
确地表示,“对俄罗斯国家的潜在的军事危险依然存在”,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不能排除对俄罗斯安全的重大挑战,其中包括军事方面的挑战”。1995年10月,俄国防
研究所在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北约是俄罗斯安全的主要外部威胁和潜在敌
人,用武力对抗北约东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大力推
进独联体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军事一体化进程,力图恢复和发展与传统盟友特别是
原华约国家的关系,以便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保持缓冲地带,改善俄罗斯地缘政治和地缘
战略态势;加强在欧洲地区的军事斗争准备,并将战略核武器作为遏制北约的一张重要王
牌。
俄罗斯军事领导人多次强调,俄罗斯的常现力量难以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相抗衡,要
遏制对俄罗斯的可能侵略,只能靠战略核力量,首先是战略火箭军。叶利钦在1996年《总
统国家安全咨文》中指出,:“俄罗斯将始终不渝地奉行核遏制政策。实现这一政策的关
键是使俄罗斯的核潜力保持在足够的水平上。在全球范围内是战略核力量,在地区范围内
是战役战术核力量。”与此相呼应,俄罗斯在常规力量中突出机动力量的实践作用,强调
应建立一支精干的机动部队,以遂行各种性质的作战。
1997年,俄国家安全会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构想》,再次强调,俄军必须准备应付各
种武装冲突和战争,包括大规模战争;确保足够的战略核力量并使之处于良好战备状态;
加紧军事改革,建设一支高度职业化、装备精良、有强大机动力和实战能力的多用途武装
力量;全面加强与独联体各国的军事合作,大力推进军事一体化。
俄罗斯的这些战略思想,尤其是俄罗斯把核力量在作为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对抗
的重要手段时,这无疑为美国称霸全球制造了一种重大的障碍。使美国参与世界事务中不
得不将俄罗斯放在一个重位置上来考虑。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是唯一能对美国发动全面核攻击的国家,最大限度削减其核武器
库是美国历届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对前苏联国家的核军控与核裁军政策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是1997年7 月,美苏经过9 年艰苦的谈判,签署了《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规定美苏双方部署的战略核弹头的限额为6000枚,双方各削减三分之一,将对美国构成主
要威胁的SS-18减少一半。第二步是美国在一再作出单方面核裁军承诺的同时,利用经济
援助为诱饵,促使俄罗斯再度大幅度裁减核武器库。双方于1993年1 月正式签署了《第二
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到2003年1 月1 日前,美俄将各自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削减
到3500故和3000枚,即双方再削减约三分之一,使美国的核武器规模降低到60年代的水平,
俄罗斯的核武器库规模降低到70年代水平,消除所有陆基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第
三步是美国在促使俄罗斯进一步裁减和销毁核武器库的同时,还通过谈判、签署条约、提
供援助等手段,促使原苏地区其它三个核国家销毁所拥有的核武器。1992年5 月,美国与
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签署了“里斯本协议”。根据协议,分布在上述
四个独联体成员国领土上的前苏联战略核武器,只能由俄罗斯继承;其余三国领土上的战
略核武器必须运交俄罗斯,按协议规定进行处理。这三国必须以无核国家的名义参加《核
不扩散条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分别于1992年、1993年、1994年加入该条
约。
令美国另外一个头痛的问题是,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地区的核武器和核技术扩散的危
险骤然上升。美国人认为,前苏联地区是核扩散的“两大扩散源”(原苏联地区、中东和
亚洲地区)。
为制止这种扩散的危险,美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向俄罗斯和领土上有核武器
的其它独联体国家提供裁减和销毁核武器的资金。例如,1994年1 月,美国与俄罗斯、乌
克兰签署了销毁乌境内核武器的协定后,美国国防部长佩里于3 月下旬访问了乌克兰,同
意向乌提供1.75亿美元的援助,用于销毁SS-24导弹的发射井装置,实施军工转产计划,
完善放射性材料的控制、计算、储存,以及组织出口监督。1993年倒月24日,美国还宣布
将向哈萨克斯坦国家采购从拆除的核弹头上的高浓缩铀,把这些轴转为美国核反应堆的燃
料。二是提供资金在莫斯科和基辅建立国际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使前苏联研制武器、特别
是核武器的平常工作者有选择短期民用研究和发展项目并得到资助的机会,以此防止前苏
联武器专家流散到其它国家。三是向俄罗斯提供技术和资金,合作拆毁和安全储存前苏联
的核弹头及其零部件,帮助他们把与大规模毁伤武器有关的国防设施转为民用。四是美俄
1994年3 月15日达成协议,同意相互检查对方从拆除的核弹头上取下的怀是否得到安全贮
存。
尽管美国在俄罗斯的核武器及核扩散方面煞费苦心,但俄罗斯并没有完全买美国的账,
因为俄罗斯非常明白美国人所作这一切的真正意图。另外,前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人扮演
成救世主的样子,口口声声给俄罗斯最大的援助,但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然而美国在消
减俄罗斯核问题及北约东扩方面确实是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不能不令俄罗斯大为伤心,
使得俄罗斯更加重视手中的核武器这张王牌。
1997后2 月,俄罗斯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发表讲话说,如果俄罗斯不能投入更多的资
金用于保障核力量的安全与稳定,可能会发生核武器的意外事故。这一发言的含义有两个
:一是确实担心俄罗斯由于经济方面的不景气,可能导致核武器管理不善而发生核武器流
失或核污染等严重的问题。另一层含义是说给美国人听的,意思是说,如果美国在俄罗斯
的核武器方面不拿出足够的资金,其后果将是严重的。既警告了俄罗斯自己,也警告了美
国。
俄罗斯认为,冷战结束后,美俄两国不再为敌,但双方仍在根据对方核武库的规模和
毁份能力来决定自己核力量的建设,战略核威慑的原则似乎没有改变。尽管两国都削减了
战略核武器,并于1994年达成了莫斯科协议,决定不再将自己的核武器瞄准对方,从而表
明核对抗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这并不能代替两国庞大的核武库继续并存的事实。一方
如果接到行将遭受攻击的警报,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10分钟)内做好发射准备。
1992年1 月,叶利钦总统在美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独联体的洲际弹道导弹不再瞄准
美国。同年2 月,独联体武装部队司令、俄空军元帅沙波什泥科夫解释说,他们不再赋予
战略核武器以任何任务,即已经停止制定打击任何目标的计划。但是,独联体的战略核力
量是否确实脱离了警戒状态且不再有打击目标,对此西方专家基本持怀疑态度。1992年10
月,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宣布,部署在俄境外的导弹确已脱离警戒状态并运回国内贮
存,即使那些仍有警戒任务的导弹也没有具体的打击目标,但俄罗斯掌握着有关目标的方
位。这番讲话似乎可以使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心,但这句话的话外音是,如果危机一旦爆发,
俄罗斯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核打击计划。
为了真正让俄罗斯放弃将战略核武器瞄准美国。在1993年的温哥华首脑会议上,美国
宣布不再将战略核武器瞄准俄罗斯。1994年1 月,美俄两国签署了互不瞄准协议。该协议
的签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协议没有规定核查措施,因而无
法了解其执行情况;其次是已输入的目标数据的导弹可以迅速恢复瞄准状态,如美国的
“民兵一11广洲际弹道导弹能通过计算机快速进行瞄准;最后是俄罗斯大部分现代洲际弹
道导弹的制导系统都没有预先储存目标数据,有关数据可在发射前临时输入,美俄两国的
潜射导弹都是如此。
以上说明,互不瞄准协议并不能完全使美俄双方认为得到了彻底的核安全。尤其是苏
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采取了新的核政策。俄美两国虽达成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俄却重
新强调对核力量的使用,其原因在于:俄常规力量已经大大削弱,而前苏联范围内又局势
不稳定、冲突不断。鉴于此种情况,械修改了军事理论,放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同时又说明使用核武器的前提和核打击的目标。俄罗斯有可能对其战术核武器进行重新部
署,以弥补其常规力量的不足。俄认为,对于自己卷入的冲突,如车臣、塔吉克斯坦冲突,
仅靠核威慑解决不了问题。
换句话说,俄罗斯在将来即使面对非核威胁,俄也可能使用核武器。在2000年2 月历
亚太第12届核裁军会议上,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谢。伊万诺夫为100 多位外国驻莫斯
科使节举行的吹风会上说:“俄罗斯把使用核武器视为对付侵略的政治工具,俄从来没有
声明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同时也不承担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这无疑是对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国家进行的一种以核武器为工具的挑战。
三、走向新世纪的俄罗斯军队★★★俄罗斯的现役部队俄罗斯武装力量现役部队的编
制人数为150 万人,实有约124 万人(含2 万名国防部人员及其直属部队)。
(1 )战略火箭军。战略火箭军10万人(与军事航天力量和防空军导弹空间防御部队
合并后约20万人)。编有5 个火箭集团军。
洲际导弹:877 枚(包括部署在乌克兰领土上的洲际导弹),其中SS-18(PC-20)
型186 枚,SS-19(PC-18)型239 枚(其中69枚在乌克兰),SS-24(PC-22)型92枚
(其中46故在乌克兰),SS-25(PC-12M )型360 枚(2 )陆军。陆军42万人。编有8
个军区,8 个集团军司令部,9 个军司令部,52个师(坦克师12个、摩步师27个、空降师
5 个、机枪炮兵师4 个、炮兵师4 个),约47个炮兵旅/团,4 个大口径炮兵旅,7 个空
降旅,2 个独立坦克旅,问个独立摩步旅,8 个特种部队旅,23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9个
反坦克族,28个地空导弹旅,20个战斗直升机团,8 个空降突击运输直升机团,6 个直升
机训练团,以及其他部队。
主战坦克:T 一90型2 辆、T -80/-M9型3210辆、T -72L /-M 型1980辆、T -
64A /B 型186 辆、T -62型97辆、T 一54/-55型66辆,另外在乌拉尔山以东还储存坦
克11万辆。
轻型坦克:200 辆,其中IIT —76型5 辆。装甲侦察车:BPIIM -2 型约2000辆。步
兵战车:6886辆,其中BMII-1 型1699辆。
BMII-2 型3364辆、BMII-3 型26辆、BMII一1 /-2 /一3 型1222辆、BPM 型575
辆。装甲输送车:3307辆,其中BTP -60II/-70/-80型2193辆、BTP 一江型465 辆、
MT-JIB 型649 辆。牵引炮:1904门(其中,122 毫米837 门,152 毫米1067门)。自行
炮:2622门(其中,122 毫米643 门,152 毫米1947门,203 毫米32门)。直射曲射两用
炮:120 毫米329 门。
炮:895 门(12毫米375 门,220 毫米415 门,300 毫米105 门)。迫击炮:252 门,
其中120 毫米232 门,160 毫米1 门,240 毫米19门。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圆点”、
“飞毛腿”、“蛙”、“月亮”约200 部。反坦克导弹:AT-2 、AT-3 、AT-4 、AT-
5 、AT一6.AT一7.AT—9 、AT-10型若干具。反坦克炮:57、85、100 毫米若干门。高射
炮:23、37、57、85、100 、130 毫米若干门。
地空导弹:SA-4 型500 部、SA-6 型400 部、SA-8 型400 部、SA-9 型200 部、
SA-11型250 部、SA-12A 型100 部、SA-13型350 部、SA-15型100 部、SA-19型若干
部,SA—7 、SA—14、SA-16、SA-18型肩射地空导弹若干部。各型直升机:约2565架,
其中米一24型战斗直升机1050架,卡一50型战斗直升机15架。
防空军17万人。编有3 个防空集团军和4 个独立防空军。
反弹道导弹 100枚,其中 SH - 11 型 36 枚、 SH - 08 型 64 枚(1997年11月已
将反弹道导弹编入战略火箭军)。防空截击机约 800架,其中米格一23型 100架、米格一
五型 425架、苏一27型275 架。预警与控制飞机:伊尔一76型20架。教练机:365 架。空
对空导弹: AA - 8、AA- 9、AA— 10.AA— 11 型若干枚。
地对空导弹:SA-2 导弹发射架50部、SA-5 导弹发射架200 部七A -10导弹发射架
1900部。
(3 )空军。空军13万人。编有2 个指挥部,5 个航空兵集团军。
远程航空兵指挥部装备远程轰炸机66架(另有44架在乌克兰),其中图一95H6型28架、
图一95H16 型32架、图一160 型6 架;装备中程轰炸机图一22M -3 型125 架;加油机伊
尔一78型20架、教练机70架。
前线航空兵编有5 个集团军,装备歼击轰炸机约725 架:苏一24型475 架、苏一25型
250 架;歼击机约415 架:米格一29型315 架、苏一27型100 架;侦察机约200 架:米格
一25型40架、苏一24型160 架;电子战直升机米一8 型60架;教练机 180架;AA- 8、AA
- 10 、AA- 11 型空空导弹若干枚;As—7 、AS-10、AS-11、AS-12、AS-13、AS-
14、AS-16.AS -17.AS -18型空地导弹若干枚。
军事运输航空兵指挥部编有3 个师和一些独立团,装备运输机约350 架,型号包括伊
尔一76、安一12. 安一22. 安一124.航空兵训练院校下辖5 所学校,装备教练机1225架:
L -39型900 架,L -410 型250 架,米格—29/苏—22/苏—27型共巧架。储存各种飞
机约1000架。
截至1997年1 月1 日,空军防空军共装备作战飞机(海军飞机除外)2891架,其中苏
— 17 型 192架、苏—22型 58 架、苏—24型413 架、苏—25型195 架、苏—27型298 架、
米格—21型20架、米格—23型555 架、米格—25型143 架、米格—27型176 架、米格—29
型461 架、米格—31型229 架、米一24型战斗直升机824 架。
(4 )海军。海军22万人(含海军航空兵、海军步兵及海岸防御部队)。编有4 个舰
队。
海军战略核力量约13万人,装备弹道导弹潜艇29艘,携载弹道导弹452 枚,其中“台
风”级4 艘,携载弹道导弹80枚;DIV 级7 艘,携载弹道导弹112 枚;D Ⅲ级10艘,携载
弹道导弹160 枚;D Ⅱ级 1艘,携载弹道导弹 16 枚;DI级 7艘,携载弹道导弹84枚。攻
击潜艇:87艘,其中“奥斯卡”级12艘、C -Ⅱ级1 艘、E 一Ⅱ级1 艘、Y 级3 艘、“阿
库拉”级13艘、“赛拉”级4 艘、V 一Ⅲ级26艘、“基洛”级17艘,其他潜艇10艘。航空
母舰:“库兹涅佐夫”级三艘。巡洋舰:22艘,其中“基洛夫”级4 艘、“光荣”
级3 艘、“勇敢”级11艘、“勇敢”级1 艘。“卡拉”级3 艘。驱逐舰:19艘,其中
“现代”级历艘、“肯达”级1 艘、“卡辛”级2 艘。
护卫舰:72艘,其中“克里瓦克”级59艘PP—fi级12艘、“彼塔”
级五艘。导弹快艇:80艘,其中“塔兰图尔”级42艘、“纳努契卡”级25艘。“迪嘎
什”级2 艘、“黄蜂”级3 艘。“玛特卡”级8 艘。
鱼雷艇:15艘。巡逻舰:历艘。水雷战舰艇:155 艘,其中布雷舰2 艘,扫雷艇153
艘。登陆舰艇:55艘,其中登陆舰32艘(“罗戈夫”级2 艘、“赔殊”级22艘、“鳄鱼”
级8 艘),登陆艇约23艘。支援辅助舰船:约507 艘。
海军航空兵约35万人,编有1 个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和4 个舰队航空兵。装备329 架作
战飞机和312 架战斗直升机。轰炸机约71架,歼击轰炸机114 架(苏一24型75架、苏一25
型9 架、苏一27型30架),反潜飞机98架(142 型9 架、伊尔一38型35架、贝一12型54架),
反潜直升机242 架(米一14型70架、卡一25型53架、卡一27型119 架),侦察/电子战飞
机55架(其中苏一24型24架具有作战能力),战斗直升机70架(卡一25型20架、卡一29型
25架、米一14型25架),运输机120 架,运输直升机70架。空地导弹:AS-4 、AS-7 、
AS-10、AS-11、AS-12. AS-13、AS-14型若干枚。
海军步兵约14万人。编有五个独立师、3 个独立旅、3 个舰队特种作战旅。装备T -
55/-64/-72/-80型坦克280 辆,IIT -76型轻型坦克120 辆,BPIIM -2 型装甲侦
察车60辆,装甲输送车约1500辆,各型火炮389 门,反坦克导弹72具,高炮60门,防空导
弹320 部。
海岸防御部队约5000人,编有1 个岸防师、1 个岸防旅、1 个炮兵团J 个防空导弹团,
装备各型装甲输送车280 辆、各型火炮364 门。
预备役部队近5 年服过现役者约240 万人;准军事部队约583 万人,其中边防军22万
人(装备装甲输送车1700辆、火炮90门、各型飞机86架、各型直升机200 余架);内卫部
队329 万人(装备步兵战车1700辆,火炮30门);俄联邦警卫部队25万人;联邦保密部队
约9000人。
★★★俄罗斯军事力量的部署俄罗斯武装力量划分为1 个特别防御区、8 个军区、4
个舰队。
加里宁格勒特别防御区19万人。地面部队下辖1 个集团军司令部、2 个摩步师、3 个
炮兵旅、1 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 个防空导弹旅/团、1 个反坦克团、1 个战斗直升机团。
装备主战坦克850 辆,装甲战车925 辆,火炮426 门,12部“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发射
架,战斗直升机50架,苏一27型飞机28架,防空导弹发射架50部。
列宁格勒军区司令部驻圣。彼得堡。地面部队下辖1 个集团军司令部、1 个军司令部、
1 个摩步师、1 个空降师、3 个独立摩步旅、7 个炮兵旅/团、4 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
个空降突击旅、1 个特种作战旅、4 个防空导弹旅、3 个反坦克团、2 个战斗直升机团、
1 个攻击运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870 辆、装甲战车740 辆、火炮1000门、“飞毛腿”
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12部、SS-ZI型战术导弹发射架36部、战斗直升机60架。空军部队下
辖三个空军集团军及其他部队,装备图一22M 型轰炸机20架、苏一24型歼击轰炸机80架、
米格一25型侦察机25架、苏一24型侦察机10架、苏一27型歼击机35架、米格一29型歼击机
60架、米一8 型电子城直升机20架。防空部队辖7 个团,装备米格一31型歼击机100 架、
苏一27型歼击机90架、防空导弹发射架525 部。
莫斯科军区司令部驻莫斯科。地面部队编有2 个集团军司令部、1 个军司令部、5 个
坦克师、2 个摩步师、2 个空降师、卫个炮兵师百个炮兵旅/团、4 个反坦克旅。4 个战
役战术导弹旅、4 个独立摩步旅、1 个特种作战旅、5 个防空导弹旅、6 个战斗直升机团、
1 个攻击运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1950辆、装甲战车3700辆、火炮2650门、“飞毛腿”
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24部、SS-21型战术导弹发射架用部、战斗直升机240 架。空军部队
下辖1 个空军集团军,装备苏一24型歼击轰炸机90架、米格一29型歼击机120 架、苏一25
型强击机50架、苏一24/米格一25型侦察机 30 架、米一 8型电子战直升机40架。防空部
队下辖6 个团,装备米格一23型歼击机30架、米格一月型歼击机75架、苏一27型歼击机65
架、防空导弹发射架850 部。
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部驻古比雪夫。地面部队编有1 个集团军司令部2 个坦克师、
2 个摩步师、l 个空降师、l 个空降突击旅、2 个炮兵旅/团、2 个战役战术导弹旅、2
个防空导弹旅、l 个反坦克团、2 个战斗直升机团、2 个攻击运输直升机团、6 个直升机
训练团,装备主战坦克1100辆、装甲战车1840辆、火炮750 门、SS-21型战术导弹发射架
18部、战斗直升机230 架。
防空部队编有1 个防空军,装备米格一23型歼击机30架、米格一31型歼击机25架。
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驻罗斯托夫。地面部队编有1 个集团军司令部、2 个军司令部二
个摩步师、1 个空降师、2 个空降旅、4 个摩步旅、1 个特种作战旅、5 个炮兵旅、3 个
战役战术导弹旅、5 个防空导弹旅、3 个反坦克团、2 个战斗直升机团、1 个攻击运输直
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380 辆、装甲战车1270辆、火炮630 门、“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
发射架12部、战斗直升机60架。空军部队下辖1 个空军集团军,装备苏一24型歼击机90架、
苏一25型强击机100 架、米格一29型歼击机100 架、苏一24型侦察机35架、米一8 型电子
战直升机20架。防空部队下辖1 个防空军,装备米格一五型侦察机25架、苏一27型歼击机
60架、防空导弹发射架125 部。1 所航校,编有教练机365 架。
乌拉尔军区司令部驻叶卡捷琳堡。地面部队2 个坦克师、l 个摩步师A 个炮兵旅/团、
2 个反坦克旅/团、1 个防空导弹旅,装备主战坦克1100辆、装甲战车1500辆、火炮900
门。防空部队装备米格一23型歼击机40架、米格一五型歼击机200 架、苏一27型歼击机65
架、防空导弹发射架600 部。
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驻新西伯利亚。地面部队下辖1 个军司令部、l 个摩步师、l 个
空降训练师、1 个炮兵师、l 个空降突击旅、3 个摩步旅、4 个炮兵旅/团、2 个战役战
术导弹旅、2 个防空导弹旅、l 个特种作战旅、1 个反坦克团、l 个战斗直升机团,装备
主战坦克1468辆、装甲战车3400辆、火炮2200门、“飞毛腿”
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24部、战斗直升机40架。
后贝加尔军区司令部驻赤塔。地面部队下辖2 个军司令部、3 个坦克师、1 个摩步师、
2 个机枪炮兵师、1 个炮兵师、2 个摩步旅、5 个炮兵旅/团、3 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
个空降突击旅。
1 个特种作战旅、2 个反坦克旅、3 个防空导弹旅、2 个战斗直升机团、1 个攻击运
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3000辆、装甲战车4000辆、火炮3500门、“飞毛腿”战役战术
导弹发射架12部、SS-21型战术导弹发射架18部、战斗直升机80架。空军部队下辖2 个空
军集团军,装备图一22M 型轰炸机85架、苏一24/-25型歼击轰炸机315 架、米格一29/
苏一27型歼击机100 架、苏一24型侦察机100 架。
远东军区司令部驻哈巴罗夫斯克。地面部队下辖2 个集团军司令部、2 个军司令部、
10个摩步师、2 个机枪炮兵师、1 个炮兵师、9 个炮兵旅/团、1 个摩步旅、1 个空降突
击旅、4 个战役战术导弹旅、5 个防空导弹旅、1 个特种作战旅、2 个反坦克旅、3 个战
斗直升机团、2 个攻击运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5600辆。
装甲战车7000辆、火炮5800门、“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48部、战斗直升机190
架。
此外,俄罗斯在前苏联下列各国也有驻军,其中:驻亚美尼亚 4300 人,有 1个军事
基地,装备主战坦克 74 辆、装甲战车158 辆、火炮84门,防空部队驻有1 个米格一23型
歼击机大队;驻格鲁吉亚8500人,有3 个军事基地,装备主战坦克140 辆、装甲战车360
辆、火炮155 门,另有118 辆装甲战车和若干火炮驻在阿布哈兹,空军和防空部队装备SA
-6 型防空导弹60部、运输机35架和若干米一8 型直升机;驻塔吉克斯坦约6000人,1 个
摩步师,装备主战坦克190 辆、装甲战车303 辆、火炮180 门;驻摩尔多瓦约4900人,l
个独立摩步旅,装备主战坦克120 辆。
装甲战车166 辆、火炮129 门。
北方舰队司令部驻北莫尔斯克。装备有潜艇73艘(其中战略潜艇18艘,攻击潜艇49艘,
其他潜艇6 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只 43 艘;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 108架、战斗直升机 85
架; 1个海军步兵旅、1 个岸防团、1 个防空导弹团。
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驻加里宁格勒。装备攻击潜艇6 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25艘;海
军航空兵作战飞机93架、战斗直升机25架;1 个海军步兵旅;岸防部队编有2 个炮兵团和
1 个岸对舰导弹团。
黑海舰队(目前仍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共管)。司令部驻塞瓦斯托波尔。装备攻击潜艇
11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25艘;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间架、战斗直升机30架;1 个海军步
兵旅。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箴)。装备潜艇39艘(战略潜艇 11 艘、
攻击潜艇26艘。
其他潜艇2 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39艘;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96架、战斗直升机80
架;1 个海军步兵师;1 个岸防师。
驻外兵力(留驻前苏联各共和国兵力参见“部署”项)。驻非洲100 人;驻古巴约800
人;驻格鲁吉亚/阿布哈兹约1600人,1 个空降团、2 个摩步营;驻格鲁吉亚前奥塞梯约
500 人,1 个摩步营;驻摩尔多瓦/ 德涅斯特五个摩步营;驻越南约700 人。参加联合国
维和行动,驻波黑1425人、安哥拉130 人、克罗地亚857 人、马其顿4 人、格鲁吉亚3 人、
伊拉克刚威特11人、中东4 人、西撒哈拉25人。
★★★走向ZI世纪的俄罗斯建军计划《俄罗斯军事学说基本原则》是俄罗斯官方颁布
的进行军队建设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规定的俄军未来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 )
将军事机关的主管人员置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监督之下。
(2 )维护军人的政治权力和自由,向军人提供社会保护。
(3 )在法律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军事领导和一长制。
(4 )军队的组织结构、战斗编成和人数与军队担负的任务、俄联邦的法律、国际义
务和经济能力相一致。
(5 )确保军队具备高度职业化水平。
(6 )确保军队战斗力的增强与军事威胁的增长相适应,预先储备和训练后备力量。
门)考虑本国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状况。
(8 )运用本国和世界上军事建设经验。
俄军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并发展适应世界军事政治形势和战略形势以及俄罗斯实
际能力,能可靠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可靠保护公民安全及社会和国家重
大利益的军队。
俄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使命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俄境内建立军队集团;完善军
队的军种结构;将驻外军队撤回国内;继续向混合型补充体制过渡;将军队员额减少到规
定水平。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机动部队,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投送到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威
胁的任何地方。同时还将完成以下几项任务:改革武装力量体制;完成向混合补充体制过
渡;完成在俄境内的军队集团和军事基础设施的组建工作。
为了将这些原则落到实处,俄罗斯还提出了军事改革的基本方向:制定新的国家军事
政策和军事意识形态;从根本任务上改组武装力量和其它军事组织;建立统一的国家军事
组织指挥系统和可靠的国家军事安全方面的决策机制;重建平时和战时对国家武装力量和
防务体系及其它机构的需求进行经济保障的有效系统;使国家的动员准备与新的经济体制
相适应;在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进行国主战场建设并发展国家的军事基础设施;建立统一
的联邦军事科学组织和防务研究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武装力量和其它国防机构的干部培
训制度;确保公民自愿履行兵役制度,提高武装力量及其它军事组织的威信;改革军人、
军人家属、国防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按照俄罗斯建军初期提出的武装力量建设方案,俄军1997年进入了全面落实第3 个阶
段建军任务的时期。然而,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俄军建设自身也出现了新情
况:军费严重匮乏,连基本的维持费用都得不到保障,官兵士气低落,部队训练不足,战
备水平和动员能力持续下降。有鉴于此,俄军对建军计划进行了调整,全面启动酝酿已久
的军事改革,提出1997~2005年的军队建设构想,采取调整班子,完善机构,优化结构,
压缩员额,加强重点等一系列新的建军措施。
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军事战略的要求,调整建军目标与方针。1997年以来,
从国内来看,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严重困扰俄的经济危机出现一定转机,下滑势头初步得
到控制,甚至还略有增长,俄总体形势趋于稳定。但国内的地区分裂主义和民族主义对俄
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依然存在。从外部来说,北约提出的“东扩战略”,已经正式实施,
俄认为这将有可能导致欧洲分裂,严重威胁俄的国家安全;在边境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武
装冲突的威胁依然存在;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和“一些周边国家加快军
备建设的步伐”,也对俄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叶利钦发表的《国家安全咨文》、
《国情咨文)和1997年5 月7 日批准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中都提出,“俄罗斯现阶
段的防御应是一种遏制性的防御”,即继续推行“现实遏制战略”,主要是保持能够抵御
现实和潜在军事威胁足够的国防潜力,依靠军事手段保证俄的军事安全和国家利益,以武
力对抗北约东扩,做好反击任何形式、任何规模的战争和侵略的准备。在军队建设的目标
上,提出应把俄军建设成为机动能力强、精干、高效,有充分遏制能力的军队,一支与国
家经济水平相适应,能担负起反击侵略。
保卫国家安全任务的职业化军队。俄军建设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压缩员额,优化结
构;改革武装力量指挥体制;加强核力量建设;完善军事技术政策,保持科研与军工生产
潜力,发展新型武器装备;控制军费增长,合理使用国防资源;全面启动军事改革,从根
本上提高武装力量的质量参数。
适时启动全面军事改革,逐步落实军事改革的首批措施。
自俄罗斯立国以来,俄军政领导人就提出军事力量的建立不应是在原苏军基础上的简
单恢复和重建,应进行彻底的军事改革。
但因种种原因,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军事改革”一直未启动。
相反,俄武装力量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如果还继续采取小修小补的措施已经无济于事。
另一方面,北约东扩态势咄咄逼人,俄感到其安全日益受到威胁,尽快从根本上提高俄军
的战斗力,使之真正担负起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已成了当务之急。正如叶利钦所说:“军
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防御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于是,叶利钦总统于1997年7
月16日正式签署了关于武装力量实施重大改革的命令。与之相配套,俄还于1997年11月原
则上通过了《2005年前俄联邦军事建设构想》。根据官方提出的方案,俄军事改革将分为
两个阶段:1997~2000年为第1 阶段,主要任务是裁减军队员额,合并军种,调整指挥体
制,削减国防开支;2001~2005年为第2 阶段,主要任务是按武装力量的任务范围(陆、
海、空一天)进一步合并军种,完善指挥体制,装备新型技术兵器,全面提高军队战斗力。
从1997年下半年起,俄开始落实第1 阶段的改革措施,主要有:截止1997年底,已裁减军
队编制员额20万;截至1997年11月1 日,战略火箭军已完成了合并工作,军事航天力量和
导弹太空防御部队的578 个兵团和部队并入战略火箭军,新的编成内包括导弹集团军、航
天器发射与控制部队和机构,导弹空间防御军团和兵团;1997年下半年,改革陆军指挥体
制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撤销了陆军总司令部,设立陆军总局和武装力量战斗训练总局;
开始实施加强对军人的社会保障,提高军人工资的计划。
建立和完善军事建设与军事改革的领导和监督机构。为保证下一步武装力量建设与改
革计划的顺利实施,俄着手建立和完善对武装力量建设和军事改革实施领导与监督的机构。
1997年5 月22日,叶利钦签署命令,在国防会议之下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一个是军事建设
委员会,由政府总理担任主席;另一个是军事改革财政和经济保障委员会,由政府第一副
总理担任主席。
两个委员会可以从政府的高度对军事改革进行总体协调,并实施财政保障。为实施对
武装力量建设与改革活动的总体监督,1997年8 月28日,俄总统颁布命令,成立了国家军
事监察署,并颁布了《国家军事监察署条例》。国家军事监察署隶属于总统办公厅,直接
对总统负责,在业务上接受总统办公厅主任的领导。国家军事监察署的编制员额为100 人,
但在实施监察时可视情况吸收财政、税务和其他执行权力机关监督、监察部门的代表参加
监察活动。国家军事监察署设监察长1 名、第一副监察长1 名、副监察长2 名。国家军事
监察署的主要职能是:以总统的名义监督俄所有强力部门(包括武装力量、内务部、安全
总局、边防总局、铁道兵总局、税务警察局、联邦政府通信与信息局、民防。俄联邦护法
机构、俄联邦动员准备保障机构、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所属队伍、机关和部队的活动)。
对高层军事领导班子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为了顺利启动与推进军事改革,叶利钦对
军队高层领导班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进一步强化核力量建设。1997年,俄军更加重视核力量的建设。其主要原因是,近年
来由于资金不足和裁军等原因,俄军的常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
据俄军统计,目前俄军现有装备中,毗化武器的比例不超过 30 %。
例如,新式直升机只占 20 %,而北约国家的这一比例为 70 %。
根据有关计划,俄要在8 年之后才开始大量用新式常规武器装备武装力量。而核力量
尽管也受到某种程度的削弱,但仍然保持着足够的核潜力,能有效地发挥战略遏制作用。
俄公布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明确提出:“如果它国发动武装入侵,俄保留动用现有
一切力量和手段的权利,包括动用核武器的权利。”
并且明确放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俄还认为,最紧迫的任务是:“努力把战
略核力量保持在可给侵略者造成应有损失的水平上。”新任战略火箭军总司令雅科夫列夫
声称:“‘如有必要,俄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把战略火箭军的战斗编成增加一倍。”
根据上述政策,俄采取了如下保持和强化核力量的措施:一是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目
的,合并战略火箭军、军事航天力量和反导弹防御部队,并进一步裁减人员。战略火箭军
总司令雅科夫列夫认为,这次合并不仅节约军费达13500 万亿卢布,而且战斗力提高 20
%,已能完成 50 %以上的战略核力量的反击任务和 90 %以上的截击任务。二是研制并
部署新型战略核武器。 1997 年12月 24 日,俄在位于乌拉尔南部萨拉地区的塔季谢沃导
弹基地部署了首批“白杨一M ”型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射程超过1
万公里,具有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的特点。三是进一步完善战略核力量的
指挥与控制系统。随着军事航天力量、反导弹防御部队并入战略火箭军,3 个军(兵)种
的指挥系统也已实现了一体化。
保持军事科研与军工生产潜力,继续发展新型武器装备。
近几年来,由于资金不足,人才流失,经济转轨等原因,俄罗斯的军工科研与生产状
况持续恶化。为了扭转这一趋势,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 )进一步调整国防工业的领
导与管理机制。1996年5 月,撤销国防工业委员会,成立国防工业部。1997年3 月,又撤
销了成立不到1 年的国防工业部,将其职能划分给经济部、对外联络和贸易部。(2 )调
整国防工业的科研与生产政策。一是进一步实行军转民和保证重点的方针。1997年12月25
日,俄政府通过了2005年以前国防工业结构改革和转产的计划。
计划规定现有的1749个军工企业只保留667 个,由这667 个企业完成军品生产任务,
其余企业自谋生路,国家不再扶持。二是实行产业重组,发挥集团优势。按这项政策,俄
将把一些军工综合体联合组成大型军工集团公司,这些重建的集团公司将得到专门出口许
可证。三是推行私有化政策。(3 )加强军品出口,以换取更多的发展资金。俄已冲破前
苏联武器出口的地区和国家限制,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建立了军事技术合作关系,1995年
军品出口额28亿美元、1996年达到34亿美元。为改变军品出口多头管理的局面,俄建立了
总统一政府一大型国有公司3 级负责制。1997年俄正式组建了3 家国营武器贸易公司,它
们是:俄联邦武器和技术兵器进出口公司,负责大宗军事技术装备和武器的出口;工业品
出口贸易公司,负责武器贸易活动中供应零部件、配套设备、军事技术装备的维修和售后
服务等;俄联邦技术进出口公司,负责营销国家专利、技术和许可证。
在武器装备的发展方面,俄认为应集中力量和资金,发展最有前途的武器。在战略武
器方面,仍在继续发展和列装新型核弹头及其运载工具。在常规武器方面,则进一步放弃
了“一对一”的发展战略,强调要减少品种和型号,发展原有的优势项目和未来型武器,
其中包括信息武器。尽管财政困难,1997年俄军仍然投入装备了42种新型武器装备,其中
包括“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和卡一52等一批新型作战舰艇和直升机。
继续限制军费增长,提高国防资源的使用效益。1992年俄军费预算为384 万亿卢布,
1993年为803 万亿卢布,1994年为4063万亿卢布,1995年为59379 万亿卢布,1996年为80185
万亿卢布,1997年为83万亿卢布。据俄自己透露,由于武装力量的规模仍偏大,上述几年
的军费开支,远远满足不了军队的实际需要,甚至连军队的维持费用都无法保障。但另一
方面,也存在着军费分配不合理和严重浪费现象。如何解决困扰军队建设的这一难题,1997
年俄军进行了讨论,提出若干解决方案。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限制军
费的增长,大体保持在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35 %以内。另一方面,应优化军费支出的结
构,优先保证重点需要。
继续开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合作。俄制定的《军事学说基本原则》规定,与独联体
发展军事合作,建立集体安全体系是俄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95年通过
的集体安全构想规定,加入独联体安全体系9 个成员国,应分3 个阶段建成集体安全体系。
第1 阶段,1997年前,将建立和巩固本国军队的主要措施实施完毕;第2 阶段,在各个战
略方向上建立联合军队集团,制定使用计划,建立统一的战役、后勤、技术和信息保障管
理系统;第3 阶段,建成集体安全体系。截止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工作:一是建
立军事合作协调与办事机构,包括:成立独联体成员国军事协调部,新任军事协调部主任
是1997年12月被解除防空军司令职务的普鲁特尼科夫大将;成立独联体成员国国防部长委
员会,截止1997年底,该委员会已经举行28次会议,审查了有关军事合作的200 多项议题
;成立独联体成员国武装力量参谋长委员会、防空事务协调委员会、军事技术委员会等。
二是建立独联体联合防空体系。该体系是目前唯一实体性联合组织,“是未来独联体军事
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在培训军事人员方面开展合作。已经建立了专门培训独
联体各国军官的军事院校网络,下一步还要继续扩大这个网络,研究并制定用于联合培训
的统一的教学科目和统一的专业设置表。截止1997年12月,仅在俄国防部所属院校接受培
训的就有来自6 个独联体国家的3350名军人。四是在军人社会保障和维护军人合法权益方
面进行合作。1998年共同制定独联体各国武装力量军人工作机关进行合作的计划,加强对
军人的社会法律保护。五是为防止在独联体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和调解冲突而开展集体维和
行动。主要内容是:采取行动,维护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
以及德涅斯特沿岸地区的和平。独联体成员国军事协调部已经制定了维和行动的准备与实
施原则。



“转贴自苏联主义网www.cccpism.com”


 


Copyright 2004 cccpis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