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

[原创编译]《真理报》的历史  

无产阶级陈

《真理报》(Правда)是苏联最著名的报纸之一,它在1918年到1991年期间是苏联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尽管这份报纸至今仍在出版,但它的辉煌期却是在冷战期间,当时,它的每一篇声明都能引起西方的关注。

  早期
   1912年5月5日,根据列宁指示,真正代表俄国民众意愿,阐述布尔什维克革命主张的政治性日报《真理报》在圣彼得堡问世。创刊号为对开大报,共四版,不登照片和插图,只有文字稿。《真理报》的第一位主编是斯大林,“斯大林”这个名字第一次在报纸上出现。他亲自撰述创刊词,指出《真理报》的政治纲领是:在劳动群众中,散播关于工人阶级的朋友和敌人的真理,保卫工人事业的利益。创刊号经费来源于工人们的捐款,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人报纸。鉴于其权威性,《真理报》创刊日——5月5日后来成为苏联新闻节。
   1913年4月22日,布尔什维克在圣彼得堡开始公开发行《真理报》。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1913年“五·一节”那天,发生了40万工人的大罢工。《真理报》鼓励工人们投稿,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怒!《真理报》从此被共产党人看成社会主义报纸《火星报》的继承。
   但很快,主编斯大林便被迫再度流亡。1914年7月,沙皇政府终于强行彻底查封了《真理报》。
   短短两年期间,《真理报》共出版646期,每三期几乎就有一期被没收或罚款,有36名报纸编辑被拘捕,曾8次被查封而不得不再用其他名字复刊。但它同时也建立起了超过4万人的读者群和一张庞大的地下发行人关系网。另外,这段时期列宁也在《真理报》上发表了130多篇文章,猛烈地抨击着沙皇专制。但有时编辑部相对温和的姿态会与列宁发生抵触,甚至发生过编辑们审查或拒绝发表列宁作品的事情。
   报纸被查封后,布尔什维克继续在地下发行它。
   《真理报》在即将到来的革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使《真理报》得以重新出版。1917年3月,斯大林重获自由后,他又回到了编辑部,和列甫·加米涅夫共事。斯大林和加米涅夫回来后,《真理报》最初对临时政府采取一种较为温和的态度;然而,它的读者对这一改变很不高兴。4月,列宁的《四月提纲》陈述了列宁对俄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分析;列宁强烈谴责了临时政府和《真理报》编辑部的主流意见;几天后,《真理报》编辑部的态度转变了,把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和其他临时政府的同情者斥责为“反革命分子”。从此以后,《真理报》和列宁的论调始终保持一致,但它也付出了5次被查封并易名再版的代价。

  苏联时代
   1917年俄历10月25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向冬宫打响了第一炮,宣告了俄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的爆发。易名为《工人之路报》的《真理报》迅速报道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并刊登了列宁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革命爆发后第三天,《真理报》即恢复出版。1918年3月3日,报纸的所有办公室都搬迁至莫斯科。《真理报》成为一份官方出版物,即苏俄/苏联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成为共产党发布信息和政策的渠道。此时,他的日销售量已达十万份。
   其它报纸作为其它国家机关的官方出版物也同时存在。例如,《消息报》——刊登着大量国际新闻——是最高苏维埃的机关报,《劳动报》是工会机关报,《共青团真理报》是共青团机关报,《少先队真理报》是少先队机关报。
   1924年列宁逝世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真理报》成了反对派领导人之一尼基塔·布哈林的权力基础。他依靠《真理报》总编这一职务为自己赢得了理论家的荣誉。
   类似地,由于斯大林逝世后所引起的权力真空,尼基塔·赫鲁晓夫便在党内依靠对《真理报》的舆论控制来排挤《消息报》总编高尔基·马林科夫。
   苏联共产党给《真理报》的待遇很高。1929年,斯大林曾明确指示,《真理报》有审查监督其他报纸的义务。
   这样,由中央到地方,至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层层监控严密有序的金字塔报业体系,而《真理报》享有党所赋予的特权,雄踞塔尖,成了苏联新闻理论最忠实的实践者和领导者。无论是国内战争、战后恢复经济时期,还是卫国战争时期、经济发展建设时期,包括斯大林肃反时期,《真理报》将党报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初期,报纸注意的重点是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顽抗;随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5个五年计划,《真理报》宣传中心改为:解释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动员群众参加经济建设,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进一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揭露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阴谋破坏,反抗法西斯侵略,巩固国防,调动人民的爱国热忱,保家卫国;同时,报纸也反映了苏共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揭露托洛茨基—布哈林—李可夫等人所谓反党集团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我们的报纸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展开进攻,并且积极反对某些文学、艺术和其他与苏联社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观点”(见1968年5月5日《真理报》社论)。苏共二十大以后,《真理报》在国际宣传上不断地为鼓吹苏联的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而效劳。
   全盛时期的《真理报》,发行量在世界大报中名列前茅,拥有日销量一千一百万份的骄人成绩。世界上有153个国家订阅该报,有10个国家将该报译成本国文字发行。它有一支庞大的驻外记者队伍,分布在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真理报》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充足宽裕,其报价低廉,最初为2戈比,最贵上浮到4戈比,绝大部分由党员和机关订阅,最低年收入也有一亿二千四十五万卢布,利润全部上交苏共。
   《真理报》为对开六版,全年出报,版面严肃,刊登大幅文章,报头印有列宁勋章和十月革命勋章,表明报纸在不同时期所获取的殊荣,题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几个字仿佛铿锵有声。
   全盛时期的《真理报》有几个显著特点:它有严格的选题计划,重头文章早在一周、 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以前就已确定,一般不随便更改计划;其60%的篇幅是提前两天以上安排好的,头版不是留作最后新闻用,而是专门用来刊登党的新闻、社论、经济成就和外国贵宾来访的消息;它不存在商业市场,无须招揽广告;报纸对消息报道的选择不是对世界事件的反应,而是对政治程序和政治上轻重缓急次序的反应。
   虽然《真理报》和所有其它苏联报纸的内容都被编辑们严格控制着,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可能从报纸中洞悉事实真相。许多读者非常精于揣摩故事真相。一篇新闻报道的遣词造句往往是猜测其真实含义的重要线索。

  后苏联时代
   1991年8月22日,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发布命令,宣布解散共产党,并且没收其全部财产,包括《真理报》。《真理报》总编被撤职,位于真理报大街24号的编辑部大楼也被封冻,后来以1亿卢布拍卖给俄罗斯联邦政府新闻中心。由于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证明这些财产的归属权为报社所有,重新出版的《真理报》不能依法追回原来的社址。原《真理报》大楼被没收时,曾还保留一个图书馆,用以存放报社档案,不久也遗失殆尽,令人憾叹。苏联时代,各个加盟共和国如拉脱维亚等都有《真理报》的财产,如休假中心、记者之家等房产,苏联解体,均被当局没收,白白流失掉。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真理报》从精神到物质均被摧毁,不可复原。
   俄罗斯联邦独立后,宣布境内的所有报刊都需重新登记注册,《真理报》也得以获准恢复出版,但其性质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根本性变化,不再属于任何党派,而成了集体经营的独立的政治性报纸,报名旁边的列宁头像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字样消失了。复刊后的《真理报》在《致读者》中宣称,要“成为公民和睦的报纸,要坚持中派立场,支持社会的民主改革”。由于经济窘境,不得不解雇大批工作人员,关闭几十个驻外记者站,每周出1到3期不等,四处招徕广告。1992年3月,时任总编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现为杜马议员)宣布《真理报》由于经济原因停刊20天,后来一位据说是接受过苏联共产党救助的希腊实业家愿意出资相帮,由其报业公司——“Yannikoses”——进行财务接管,才得以复刊,复刊后在报头冠以“5”以为区别。新总编亚历山大·伊利因从新主人那里获得了《真理报》的标志——“列宁勋章”——和新的注册证书。《真理报—5》为周末报,观点温和。
   1993年,《真理报》编辑部的70人再一次分裂,两位前主编各拉人马,另起炉灶,办起两份《真理报》。这两份报纸均实行股份制,带有鲜明的反对派色彩。但一份往往以左派的观点来分析时局,另一份更倾向于民族主义。倾向于民族主义的那份《真理报》很快就在政府的压力下停刊了。但在1999年1月,其编辑部开设了“《真理报》在线”网站(http://www.Pravda.ru/),成为第一家俄文网上报纸,英文版和葡萄牙文版也很快公布。
   虽然左派的《真理报》和民族主义的“《真理报》在线”毫无关联,但双方记者时常保持联系。

  其它的《真理报》
   在俄国革命前,很多被冠以《真理报》的报纸都只存在了一小段时期。从1908年10月3日到1912年4月23日,列昂·托洛茨基在日内瓦和维也纳创办了自己的《真理报》。当时,托洛茨基的《真理报》是最著名的革命刊物;列宁评价托洛茨基的《真理报》无论是名字上还是风格上都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报纸”。
   尽管沙皇政府不断查封这些早期的《真理报》,但每次它都能以一个新的名字(《真正的真理报》、《工人的真理报》等等)重新出现。
   在蒙古、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国,当地的共产党机关报也被冠以《真理报》的名称。